在经过连续两天的反攻之后,昨天A股市场迎来缩量调整,其中由于资金对AI算力方向的抱团继续松动,叠加受消息面的影响,资金在新能源方向上的做多情绪也同时受挫,创业板指的调整幅度相对较大。一般来说,在牛市氛围下,A股市场的缩量调整分为两种情况,一是缩量小跌,体现出资金的犹豫心理;二是缩量大跌,指向买盘承接力量不足,即使大幅回调,愿意买入的资金仍然有限。昨天的情况应该属于前者,更多反映的是资金观望情绪发酵,但尚未明显转为悲观。
不过,基于融资盘前期的大幅增长以及融资盘的不稳定性,波动加大的隐患仍然存在,根据统计,以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的8月5日-9月1日期间来看,申万一级行业中,电子行业最受融资客偏爱,获得融资净买入的金额最高,达到836.36亿元;其次是通信、计算机、电力设备行业,获得融资净买入金额均超过200亿元。当前,融资盘的显著快速流入已开始明显趋缓,上述阶段性融资客偏爱的行业又在近几个交易日先后走弱,那么如果它们的赚钱效应持续下降,相关融资盘存在从犹豫、观望转为兑现的可能。介于杠杆资金本身又具有助涨助跌的属性,因此后市需要留意是否会出现这一情况。
当然,就资金面整体而言,也不必过于担忧。一方面,在“储蓄搬家”的大背景下,增量资金的入市力度或因赚钱效应下降而有所减弱,但大方向不变;另一方面,后续外资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融资盘流入放缓的影响。2023年7月以来,主动型外资趋势性流出A股,累计净流出约2000亿元人民币。而今年7月下旬开始,主动型外资回流A股,成为外资做多中国的重要信号。上周外资净流入A股的金额更是提升到167.95亿元,周度净流入额处于2017年以来的98.8%分位数。
往后看,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升温,人民币升值预期相应增强,从而带来外资增配人民币资产的预期。此外,从全球配置来看,外资普遍明显低配A股,截至24年底,A股在MSCI全球股票指数中的权重为3.4%,而A股股票在国际资金投资组合中仅占2.3%,相当于低配了1.1%,假设外资平配A股,就将带来约1.2万亿元的潜在增量资金。因此,从资金面角度看,预计后续指数层面上向下空间可能较为有限,只是在结构上或有较大波动。
而如果后续A股市场如期出现外资趋势性回流,市场审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资潜移默化的影响。长期以来,外资偏好高ROE标的已经成为市场共识。当前,食品饮料、家用电器、农林牧渔、有色金属、非银金融等行业ROE较高、估值具有性价比,后续有机会受到外资更多青睐。因此,这些行业也可以作为当下“高低切”的配置参考线索。
综上所述,随着最近增量资金进场步伐趋缓,短期行情的节奏可能减慢,或更多表现出双向波动的情况。因此,在对中期行情继续保持乐观的同时,当下或仍需做好中期上升趋势和短期潜在波动之间的平衡,仓位上或仍需保持一定的灵活性。此外,在持仓结构上,也可以考虑适当规避一些前期涨幅较大的品种,同时适当增加一些有基本面驱动的低位品种的配置比例。而基于上述站在短期角度上的分析,目前建议轻仓者继续保持耐心,等待回调相对充分后的低吸机会;重仓者则仍可考虑适当逢高控制一下仓位。
正规股票软件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